【起诉书格式】在司法实践中,起诉书是检察机关或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重要法律文书。它不仅是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的起点,也是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依据。因此,了解和掌握起诉书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对于相关法律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起诉书的基本结构总结
起诉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序号 | 内容名称 | 内容说明 |
| 1 | 标题 | “起诉书”三个字,居中书写。 |
| 2 | 案号 | 包括年度、法院代字、案件性质和顺序号,如“(2025)京0101刑初字第123号”。 |
| 3 | 被告人信息 |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职业、住址等。 |
| 4 | 辩护人信息 | 如有辩护人,需注明其姓名、单位及职务。 |
| 5 | 被害人信息 | 若为公诉案件,应写明被害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 |
| 6 | 案由 | 简要说明案件性质,如“涉嫌盗窃罪”、“涉嫌故意伤害罪”等。 |
| 7 | 事实与理由 | 详细叙述犯罪事实,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作为指控依据。 |
| 8 | 诉讼请求 | 明确提出对被告人的具体指控和要求,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9 | 此致 | 写明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名称,如“此致××市××区人民法院”。 |
| 10 | 检察机关或自诉人 | 注明起诉单位或自诉人姓名,并加盖公章或签名。 |
| 11 | 日期 | 写明起诉日期,用汉字书写,如“二〇二五年四月一日”。 |
二、注意事项
1. 语言规范:起诉书应当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2. 事实清楚:犯罪事实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
3. 证据充分:应列出主要证据名称及来源,以支持指控。
4. 法律依据准确:引用的刑法条款必须正确无误。
5. 格式统一:严格按照法院规定的格式制作,避免格式错误影响案件受理。
三、结语
起诉书虽为一份法律文书,但其内容直接影响案件的立案与审理。因此,撰写时应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无论是检察机关还是自诉人,都应认真对待,确保每一份起诉书都能准确反映案件全貌,为后续司法程序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