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的负是什么意思】“负隅顽抗”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被包围或处于劣势时仍然坚持抵抗、不肯投降的行为。很多人对这个成语中的“负”字含义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
一、
“负隅顽抗”出自《左传》,原意是指敌人在山边或墙角等难以攻破的地方顽固抵抗。其中,“负”字在这里的意思是“依靠”或“凭借”,表示敌人依靠地形优势进行抵抗。“隅”指的是角落或山边,“顽抗”则是顽强抵抗的意思。
因此,“负”在“负隅顽抗”中并非指“失败”或“辜负”,而是指“依托”或“依靠”。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负隅顽抗 |
出处 | 《左传》 |
拼音 | fù yú wán kàng |
字面解释 | “负”:依靠;“隅”:角落、山边;“顽抗”:顽强抵抗 |
现代释义 | 在被包围或处于劣势时仍坚持抵抗 |
成语结构 | 动词性成语 |
常用场景 | 描述敌对势力在困境中不投降的行为 |
“负”的含义 | 依靠、凭借(非“失败”或“辜负”) |
三、拓展理解
“负隅顽抗”虽然多用于军事或政治语境,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愿放弃的态度。例如:“面对压力,他依然负隅顽抗,不肯低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该成语时,语气通常带有贬义,暗示对方的行为并不明智或不合时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负隅顽抗”中的“负”字并不是我们平时常见的“失败”或“辜负”之意,而是“依靠”或“凭借”。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和解读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