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介绍】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史记》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历时近二十年完成,全书共130篇,内容涵盖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
《史记》在体例上突破了此前以编年体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方式,为后世史书提供了范本。其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兼具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体例创新:首次采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全面记录历史。
- 内容广泛:涵盖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包括帝王、诸侯、名人、少数民族等。
- 文史结合:语言生动,情节跌宕,兼具史实与文学性。
- 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二十四史”的开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史记》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91年 |
体例结构 | 纪传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
卷数 | 共130篇 |
记录范围 | 从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 |
主要内容 | 帝王事迹、重要人物传记、制度沿革、社会风俗等 |
文学特色 | 语言生动,叙事流畅,富有感染力 |
历史地位 |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世“二十四史”之首 |
影响与评价 |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史学、文学影响深远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看出,《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文献。它在历史记载、人物刻画、语言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