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海晏的意思】“河清海晏”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社会安定、太平,没有战乱和动荡。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象征着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的理想状态。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河清 | 河水清澈,比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海晏 | 海面平静,比喻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
合起来,“河清海晏”意指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安定,是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美好愿景。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故曰:‘河清海晏,万物咸宜。’”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中,形容国家或地区局势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 近义词: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风调雨顺
- 反义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动荡不安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政治报道 | “近年来,国家政策得当,社会和谐,呈现出河清海晏的良好局面。” |
历史评价 | “唐朝盛世,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 |
文学作品 | “他笔下的乡村,虽无繁华之象,却有河清海晏之景。” |
四、总结
“河清海晏”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一种理想社会的象征。它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内涵。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维护社会稳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古籍或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