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全套18项专家】“肝功能全套18项”是临床上用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检查项目,涵盖了多项与肝脏代谢、解毒、合成功能相关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炎症、损伤、脂肪变性、胆汁淤积等问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肝功能全套18项”的总结内容,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各项指标的名称、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肝功能全套18项总结
肝功能检查是体检中常见的项目之一,尤其在肝病高发的地区或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中尤为重要。全套18项肝功能检查不仅包括传统的转氨酶、胆红素等基础指标,还包含一些较为全面的检测项目,如蛋白类、胆汁酸、病毒标志物等,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肝功能检查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例如,ALT和AST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受损,而ALB和TBIL的变化则可能反映肝脏的合成能力和胆汁排泄功能。
二、肝功能全套18项指标表
序号 | 检测项目 | 参考范围(单位) | 临床意义说明 |
1 | 谷丙转氨酶(ALT) | 0–40 U/L | 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等 |
2 | 谷草转氨酶(AST) | 0–35 U/L | 同ALT,但也可来源于心肌、肌肉等组织 |
3 | 总胆红素(TBIL) | 3.4–17.1 μmol/L | 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升高提示黄疸 |
4 | 直接胆红素(DBIL) | 0–6.8 μmol/L | 判断胆汁淤积或溶血性黄疸 |
5 | 总蛋白(TP) | 60–80 g/L |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降低提示营养不良或肝病 |
6 | 白蛋白(ALB) | 35–55 g/L | 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低值提示肝功能异常 |
7 | 球蛋白(GLB) | 20–35 g/L | 增高可能提示慢性炎症或免疫性疾病 |
8 | A/G比值 | 1.2–2.5 | 反映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失衡提示肝病 |
9 |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 10–50 U/L | 升高提示酒精性肝病或胆道疾病 |
10 | 碱性磷酸酶(ALP) | 40–150 U/L | 升高提示胆汁淤积或骨骼疾病 |
11 | 胆碱酯酶(CHE) | 5000–13000 U/L |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降低提示肝功能减退 |
12 | 甲胎蛋白(AFP) | <20 ng/mL | 肝癌筛查指标,升高需警惕肝癌 |
13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阴性 | 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
14 | 乙肝e抗原(HBeAg) | 阴性 | 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
15 |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 阴性 | 表示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 |
16 | 丙肝抗体(HCV-Ab) | 阴性 | 判断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
17 | 胆汁酸(BA) | 0–10 μmol/L | 反映胆汁排泄功能,升高提示胆汁淤积 |
18 | 酪氨酸酶(TAT) | <1.0 μmol/L | 反映肝细胞损伤,尤其适用于药物性肝损 |
三、结语
“肝功能全套18项”是一套较为全面的肝脏功能评估体系,适用于体检、肝病筛查、术后监测等多种场景。对于有肝病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这项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治疗。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解读检查结果,避免因单一指标异常而误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