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号数如何确定】在铁路系统中,道岔是实现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的关键设备。道岔的型号和编号对于铁路设计、施工及运营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道岔号数”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反映了道岔的几何特性,决定了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一、道岔号数的基本概念
道岔号数通常用“N”表示,如12号、18号等。这个数字代表的是道岔的辙叉角(即辙叉心轨与翼轨之间的夹角)的正切值的倒数。也就是说,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列车通过时的曲线半径越大,运行更加平稳。
例如:
- 12号道岔的辙叉角约为4°45′,其正切值为0.0833,因此号数为12;
- 18号道岔的辙叉角约为3°2′,其正切值为0.056,因此号数为18。
二、道岔号数的确定方法
道岔号数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 确定因素 | 说明 |
| 铁路等级 | 高速铁路或普通铁路对道岔号数有不同要求 |
| 列车速度 | 速度越高,所需道岔号数越大,以保证运行安全 |
| 曲线半径 | 曲线半径较小的线路需使用较大号数的道岔 |
| 车辆类型 | 不同类型的车辆(如客车、货车)对道岔的要求不同 |
| 线路布局 | 线路交汇点的复杂程度影响道岔号数的选择 |
三、常见道岔号数及其适用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岔号数及其适用场景:
| 道岔号数 | 辙叉角 | 最小曲线半径(m) | 适用场景 |
| 6号 | 9°28′ | 12.5 | 城市轨道交通、小型站场 |
| 7号 | 8°13′ | 18.5 | 中型站场、调车作业 |
| 9号 | 6°20′ | 30 | 普通铁路、区间交汇点 |
| 12号 | 4°45′ | 50 | 普通铁路、中间站 |
| 18号 | 3°2′ | 120 | 高速铁路、枢纽站 |
| 30号 | 1°54′ | 300 | 高速铁路、特大枢纽 |
四、总结
道岔号数的确定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需要结合铁路等级、列车运行速度、线路条件以及车辆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正确的道岔号数不仅关系到列车的运行效率,还直接影响到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铁路工程中,必须根据实际需求科学选型,确保道岔的合理配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道岔号数并非简单的数字,而是有着明确的技术含义和应用背景。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铁路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