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一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原句为:“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句诗以浪漫的想象描绘了月亮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孤独的思考。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总结
这首诗是李白在饮酒时对月亮发出的疑问,借月抒怀,寄托情感。其中“白兔捣药”是传说中关于月亮的典故,源于《淮南子》中的记载,说月中有玉兔捣药,象征着长生不老。而“问言与谁餐”则是诗人对这种神秘现象的疑问,仿佛在问:这些药是用来给谁吃的?又为何无人分享?
整句诗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思索的情感。他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幻想,表达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间孤独的深刻感悟。
二、内容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
原句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意象 | 白兔、捣药、月亮、仙药 |
背景 | 借月抒怀,表达孤独与哲思 |
含义 | 对月亮神话的想象,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
情感 | 孤独、思索、浪漫、超脱 |
文学风格 | 浪漫主义,富有想象力 |
作用 | 引发读者对宇宙、人生、孤独的思考 |
三、延伸思考
“白兔捣药”的意象不仅出现在李白的诗中,也广泛流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生不老与神秘力量。而“问言与谁餐”则更显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似乎在质问宇宙的冷漠与人生的无常。
这种“问月”的行为,在古诗词中并不少见,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思考。李白的这句诗,则以其独特的浪漫与哲思,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
四、结语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射与哲学的探讨。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文学之美时,也不禁思考: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否也像那白兔一样,独自捣药,却不知与谁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