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犬子是什么意思】“虎父犬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父亲非常厉害、有本事,但儿子却能力平庸,甚至不如父亲。这个成语带有一定贬义,通常用来表达对“子女未能继承父母优秀品质或能力”的惋惜或批评。
一、
“虎父犬子”出自古代典故,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记载。原意是说,虽然父亲是英雄(如虎),但儿子却像狗一样无能。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社会和家庭中,强调“父辈的成就与子辈的能力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在现代语境中,“虎父犬子”有时也被用来讽刺某些家族中,尽管长辈非常成功,但后代却表现不佳,缺乏进取心或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说法并非绝对,现实中也有“虎父虎子”的情况,即父子都十分出色。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以偏概全。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虎父犬子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基本含义 | 父亲是英雄(虎),儿子却无能(犬) |
用法 | 用于形容父子能力悬殊,多含贬义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调侃或批评,也用于讽刺 |
相关成语 | 虎父无犬子(反义) |
适用场合 | 家庭、社会、媒体评论等 |
注意事项 | 不宜过度使用,避免伤害感情或造成误解 |
三、结语
“虎父犬子”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但在实际使用中应谨慎对待。每个人的能力和成长环境不同,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成语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尊重个体差异,才是更成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