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优选问答 >

伏踬的注音

2025-08-21 02:50:02

问题描述:

伏踬的注音,求解答求解答,重要的事说两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1 02:50:02

伏踬的注音】“伏踬”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为了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读出这个词语,以下是对“伏踬”的注音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析

“伏踬”由两个汉字组成:“伏”和“踬”。

- 伏(fú):本义为低头、俯身,引申为隐藏、伏击等含义。

- 踬(zhì):意为绊倒、跌倒,也表示困顿、受阻。

组合在一起,“伏踬”多用于描述一种因受挫而低头、退缩的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

二、注音说明

根据现代汉语拼音标准,“伏踬”的正确读音如下:

汉字 拼音 声调 注音符号
第二声 ㄈㄨˊ
zhì 第四声 ㄓˋ

> 注意:“踬”字在普通话中读作“zhì”,而不是“zhi”或“zhi”。其发音为去声,即第四声。

三、词语用法与示例

“伏踬”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中,表示因挫折而退缩、低头。例如:

- 例句1:虽遭贬谪,仍不伏踬,志节不改。

- 例句2:忠臣遇谗,终被伏踬,令人扼腕。

这些句子体现了“伏踬”在古文中所表达的深意。

四、总结

“伏踬”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语,读音为 fú zhì,其中“伏”读第二声,“踬”读第四声。该词常用于描写人在困境中低头、受挫的状态,属于较为文言化的表达方式。

项目 内容
词语 伏踬
拼音 fú zhì
声调 第二声 + 第四声
释义 因受挫而低头、退缩
常见出处 古文、诗词、历史文献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清晰了解“伏踬”的正确读音及其在语言中的使用情况。对于学习古文或研究汉语词汇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掌握的词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