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槁木死灰造句子】“槁木死灰”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干枯的树木和熄灭的灰烬,比喻人失去生机、情绪低落、毫无生气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经历重大打击或长期压抑后的精神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冷漠、麻木或对生活失去热情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对“槁木死灰”这一成语的总结与例句展示: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槁木死灰 |
拼音 | gǎo mù sǐ huī |
出处 | 《庄子·齐物论》:“槁木死灰,莫之能复也。” |
含义 | 比喻人失去生机、情绪低落、毫无生气的状态。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或心理状态,带有消极色彩。 |
近义词 | 心如死灰、万念俱灰、颓唐沮丧 |
反义词 | 生机勃勃、意气风发、充满活力 |
二、造句示例
1. 他经历了失败和失去,如今已是槁木死灰,再也提不起精神做事。
2. 面对亲人的离世,她整个人仿佛槁木死灰,连说话都变得迟缓。
3. 工作压力太大,他渐渐变成了槁木死灰,不再关心任何事情。
4. 曾经热血沸腾的青年,如今已成了槁木死灰,只求安稳度日。
5. 他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早已槁木死灰,对世界失去了所有期待。
三、使用建议
- “槁木死灰”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积极的场合中使用,以免造成误解。
- 可以搭配“心如死灰”“无动于衷”等词语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总结和例句,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槁木死灰”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方式。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一定的表达价值。